
醫生之中,有不少朋友都喜愛這個musical《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當女神出現的時候,男主角叫Andrew安德魯韋伯,女神是Sarah,莎拉布萊曼。最初,男主角已經擁有Sarah,他的前妻;而女神,也有另一半,也叫Andrew。
這樣的布局,已幾乎肯定有一番不得了的錯體愛恨纏綿。就這樣,男主角有如繆思附體,為這天使的聲音寫下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彷如為了這天使的降臨,度身訂做;也許這些音符,本身便是屬於女神的。
劇院吊燈跌下來的時候,不少人就此迷上《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每個人都情不自禁地代入戲中:也許,我會是Sarah,那樣地受到所有人的憐愛,無論正派的Raoul,或是反派Phantom;我是那樣的天真無邪,等待我的真命天子來臨,把我全然奉上;他會是如此貼服地了解我,Think of Me把我的潛能發展出來。即使我任性背叛時,也絕不會把我傷害。
也許,我會是Phantom,在黑暗和缺陷的背後,擁有為人所不知的法力,讓人飛揚:最重要的是,即使我是如此醜陋,我仍擁有過受萬人愛慕的女神;我的自私和邪惡,是因為我的愛;也得到全世界的可憐。
《歌聲魅影》受人傳頌的故事,開啟了現實的世界觀眾想像之門,彌補了現實中的缺陷和不足。就算自卑的男人,也許會像Phantom一樣等待能有這一天,在生命中會出現這樣的Angel of Music。
撰文 : 侯鈞翔
欄名 : 膚識翔談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