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豪認為,這一優異表現反映了多種因素,包括上市公司的品質提高,中國內地IPO限制收緊,香港流動性改善,及海外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的偏好提升。其中一些新上市公司進一步多元化和改善了H股的行業結構,鑒於關稅暫時下調、海外投資者的倉位較輕以及中國股市的估值低於其他市場,會繼續看好H股。
A-H溢價目前為33%,約為10年平均水準,但低於近5年平均水準。瑞銀認為A-H溢價在短期內有收窄空間,因為關稅下調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如果Deepseek的模型反覆運算出新,可能會重新激發對AI的樂觀情緒,中國AI股票相對於美國同業的估值折價增加,香港流動性改善,及外資流入增加,香港股票將更加受益,因為A股僅佔MSCI中國指數的13%。雖然總體A-H溢價將保持不變,但從歷史上看,某些股票會出現A-H折價(而非溢價),如果它們被視為海外投資者的優質核心持股,及香港的流動性高於A股。
在香港上市的藍籌A股公司可能進一步受益於被動資金流入。瑞銀注意到,比如MSCI中國指數不會給予香港上市公司市場化折價,8月7日為下一個指數調整公告日,而恒生科技指數偏好其成分股中的高科技公司則是季度調整,瑞銀估計跟蹤恒生科技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的ETF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約為240億美元和120億美元。
儘管今年IPO接連上市,今年融資總額仍低於2020年的峰值以及年初至今的南向資金流入530億美元。此外,瑞銀確實認為隨著藍籌A股公司的湧入和中概股的回歸,香港股票的多元化程度和品質改善。由於H股迄今的盈利表現穩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Q25盈利按年增長7%,恒生科技指數股票增長38%),且AI相關股票佔比較高,相較於A股,瑞銀繼續看好H股。
其他報道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