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總裁華康堯 (Anil Wadhwani)表示,「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新業務利潤增長12%,符合公司預期二零二五年全年度新業務利潤增長將超過10%的指引。各個市場在第一季度取得廣泛的新業務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業務量增加及利潤率改善2個百分點」。
華康堯表示,「於2025年1月1日至4月23日期間,公司已根據20億美元股份購回計劃完成額外4.42億美元(4,900萬股)的股份回購,於2025年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如2024年年度報告所述,公司繼續評估印度資產管理業務上市的可能性,旨在將所得淨收益回饋予股東」。
華康堯表示,「當前的關稅不確定因素並未直接影響公司的業務,但已引發全球經濟及市場波動,而公司亦已在此前公佈的敏感性分析中闡述市場波動的影響。儘管整體宏觀經濟不明朗,公司仍相信,穩健的償付能力狀況及多渠道、多市場品牌讓公司能夠穩據優勢,在這項高盈利、充滿吸引力的增長業務中取得長遠成功」。
香港市場方面,公司指,新業務利潤錄雙位數增長。繼續受惠於2024年的重新定價行動,業務量及利潤率提升,帶動本地及中國內地旅客市場雙雙取得增長。期內不斷為客戶推陳出新,於第一季度新推出具信託元素的多元貨幣儲蓄產品,帶動業務增長,並讓客戶能夠靈活進行家庭財務規劃,為子女的未來提供支持。
中國內地方面,合營企業中信保誠人壽新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錄得雙位數增長,儘管第一季度的季節性表現強勁。這一增長得益於調整產品組合以提升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及管理風險的舉措。公司預期,最近公佈並由監管機構主導的代理人改革將有助推動行業內高質素代理的發展,對市場動態有正面影響。這些改革與公司專注推動優質代理增長的策略一致。與銀行保險渠道的變革相類似,公司認為業務能夠成功適應相關改革。
公司指,「增長市場及其他」分部在第一季度錄得新業務利潤雙位數增長,主要得益於台灣持續強勁的雙位數增長及菲律賓的雙位數增長。不過,越南的下滑部分抵銷了這一增長,原因是公司專注提升質素,而該國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短期內仍將阻礙市場復蘇。印度仍是公司的重要戰略市場,尤其是在保險及健康業務方面。公司正就擬議的印度獨立健康保險合營企業進行監管機構審批程序。
於第一季度末,瀚亞管理或諮詢基金為 2,562 億美元(2024年12月31日:2,580 億美元)。管理基金的發展有賴於來自集團保險業務的淨流入 21 億美元及第三方流入(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及代 M&G 管理的基金)5 億美元,而零售基金的強勁淨流入部分被機構流出所抵銷。整體而言,經計及其他變動,管理基金的發展於本季度大致持平。
其他報道
財新中國4月製造業PMI跌至50.4 勝預期 新出口訂單量重陷收縮
中國4月製造業PMI跌至49 遜預期 見逾一年低 產需放緩、價格指數下降